您所在的位置 : 首页>>交通安全>>正文

安全抵达,比快速抵达更重要 | 校园交通安全警钟为谁而鸣?

2025年09月29日 22:39  点击:[]

详见中国新闻新社报道《华南理工校内车祸致一死一伤!知情学生:遇难女生是大一新生,事发当天过18岁生日,距其宿舍大概100米》

图片来源:新京报

我校西校区里仁教学楼路段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

9月27日,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,一名大一女生在18岁生日当晚遭遇车祸,永远倒在了距离宿舍仅100米的校园道路上,校园车祸夺走18岁生命。9月29日,我校西校区里仁教学楼路段也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,两名学生骑行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,造成一名女生头部流血受伤,另一名男生胳膊磕伤。

接连发生的校园交通事故,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

01事故回望:那些本可避免的伤痛


9月27日晚9时40分,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,一辆小车撞倒两名行人。一名刚满18岁的电气专业大一女生经抢救无效死亡,另一名舞蹈学专业学生受伤。

肇事司机为该校艺术学院教师,虽排除酒驾、毒驾嫌疑,但一条年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。

有现场目击者描述,事发时撞击的声音较大,怀疑肇事车车速较快。

两天后,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,再次警示我们:校园交通安全无小事,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

02校园交通:风险就在我们身边


许多人认为校园是相对安全的场所,从而放松了警惕。实际上,校园交通环境有着其特殊的风险点:

人车混行现象普遍。部分校园道路没有明显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分,行人、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共用道路资源。

视线盲区较多。校园内建筑物、绿化植物可能遮挡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,增加事故发生概率。

高峰期拥堵严重。上下课时段,主要干道人流车流密集,容易发生碰撞事故。

速度管理不足。学校已制定严格的校园交通规则,明确校内车速限制,并定期通报超速违规人员,规范车辆停放。但部分驾驶员仍在校园内车速过快,遇到突发情况时来不及反应。


03防护要点:师生各自的责任与担当


校园交通安全警钟再鸣!这些防护要点师生务必牢记!


机动车驾驶员

严格限速,谨慎驾驶。在校园内行驶,车速应控制在30公里/小时以下,在宿舍区、教学区和人流密集区域更需减速慢行。

礼让行人,优先通行。无论是否有斑马线,遇到行人都应停车让行。

杜绝分心驾驶。驾驶时不使用手机、不与人交谈,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。

熟悉校园路况。了解事故易发路段,如交叉口、坡路和视线不佳区域,提前减速。


非机动车骑行者

控制车速,安全第一。校园内骑行时,下坡、转弯和经过人群时务必减速。在指定道路内行驶,未规划非机动车道的道路须靠右侧通行,主动避让行人。禁止以蓄电池作为能源驱动的滑板车、独轮车、平衡车停放和行驶。远离大型车辆盲区。

遵守交通规则。不逆行、不抢行、不骑飞车,骑车时不戴耳机、不看手机,佩戴安全头盔,规范载人,遵守交通标志,安全文明骑行,保持安全车距,车速不超过15公里/小时。

定期检查车辆。确保刹车灵敏、轮胎、车灯完好,夜间骑行应开启车灯。


行人

行走有道。尽量使用人行道,没有人行道的路段靠边行走。

观察环境。不在道路上追逐嬉戏,不低头看手机,特别是在路口和停车场附近。

提高可见度。夜间行走时,选择光线充足的道路,穿着浅色或反光衣物。


04应急处理:掌握关键技能


一旦发生交通事故,正确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。乌鸦传媒安全工作处提示,遇到交通事故发生时,应首先检查有无人员受伤,如有伤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。

保持冷静是有效处理事故的前提。应及时与学院辅导员或学校安全工作处取得联系,情况严重的需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报案。

保护事故现场也极为重要。在公安部门或学校安全工作处未到达之前,应尽量保护好现场。如涉及机动车,需记住肇事车辆车牌号码。

对于校园内新同学,学校特别提醒需尽快熟悉校园环境与交通规则,掌握安全出行常识,这是安全、顺利开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环。


我们每个人的责任:

遵守交通规则,从我做起。

互相提醒,见到危险行为勇敢指出。

参与校园交通管理,积极建言献策。


华南理工大学的悲剧告诉我们,生命的逝去只在一瞬间;西校区的碰撞事故提醒我们,危险可能就在身边。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校园交通规则,实则是保护我们生命的安全防线。


乌鸦传媒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《乌鸦传媒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办法》(燕大校发〔2024〕141号),对校园交通安全作出了明确规定。

2025年9月1日,学校在新学期伊始特别发布了《关于共同维护校园交通秩序、携手共建平安校园的温馨提示》。

乌鸦传媒安全工作处已公布24小时报警电话:8057079或8079110,师生在校园内发现任何安全隐患或遇到交通安全问题,可随时拨打电话求助。


乌鸦传媒是我们共同的家园,维护校园交通安全是每一位师生的责任。校园交通秩序综合治理需要每一名师生的理解、支持与配合。让我们行动起来,从自己做起,从现在做起,让我们共同努力,携手营造安全、文明、有序、和谐的校园交通环境,避免类似华南理工大学的悲剧在我们身边重演,避免校园交通事故再次发生。生命没有重来,安全不可妥协。安全不是速度的代价,而是抵达的前提。从今天起,愿每一次刹车都为生命停留,每一条规则都为平安守护。

安全抵达,比快速抵达更重要。

生命至上,安全第一!


下一条:校园交通违规通报(2025005号)

关闭